有些人說音樂是一種國際語言,你不一定能和另一個不同母語的人交談,但透過音樂卻可以和對方交流。既然是作為一種語言,音樂其實也有一些默認的「語言」來幫助聽眾來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像是樂曲結構(form)能幫助聽眾理解曲子已經進行到哪一個階段;不斷重複的動機(motif)確保不會跑題,所以聽眾不會迷失重點。而音樂主題(Musical Topic),相較於前兩者比較像是指引方向的功能,它更像是直接明確的一個信號(可能是特殊的音樂片段或是某種特定的樂器),讓聽眾可以快速的連結到生活中的特定場景。
在18世紀比較常見的場景有狩獵、行軍、田園景色等等,這些都是當時貴族常常接觸的事件或是經歷的場景,所以當樂曲中出現一些特殊的音樂片段時,他們都能迅速的理解其中代表的涵義。
狩獵 Hunt
在早期,獵人們常用號角互相溝通消息,因此打獵的音樂主題一般都和打獵時吹響的號角(hunting horn)相關,而這個號角其實就是現在法國號的前身,不過它沒有法國號複雜,大部分都是彎成一個簡單的圓形。

除了樂器之外,也有和打獵相關的音樂動機或片段。因為對於沒有按鍵的號角(Hunting Horn)來說,改變音高大部分是靠著泛音來實現,而在泛音列中三度是比較能自然和簡單的音程。因此三度的音程也常常和打獵的主題相關聯。
例如Leopold Mozart的Sinfonia di Caccia樂曲開頭,由兩支法國號演奏三度音程,就是非常經典的例子。
軍隊 March (Military)
18世紀前的軍隊行軍跟我們現在想像中整齊劃一的踢正步有很大的差別,當時的行軍大部分指的是列隊行進,並沒有對步伐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雖然不要求整齊劃一,但這麼大的一個軍隊總是需要有人來指揮,因此就會使用不同的鼓點或是小號的號角來指示軍隊前進,後來才慢慢發展出軍樂隊,並且在行軍時演奏。
小號的號角和狩獵的信號不太一樣,雖然都是銅管樂器,而且都是使用三度音程,但小號在使用三度音程的基礎上加上了雙吐或是三吐的演奏技巧,樂譜上大概會記載成短短長或是短短短長的節奏型態。
因為小號的號角信號有著宣告行軍開始的意思,後來也慢慢衍伸到在宣布活動或是儀式開始時,也會使用小號,稱為「Fanfare」,所以單純像是上面舉例中海頓交響曲的小號獨奏這樣的片段,也不一定都指的是單純的軍隊主題。
田園 Pastoral
田園也是常見的音樂主題之一。一般說到田園,大部分會聯想到神話中牧羊人和它的笛子,根據一些描述,現代樂器中最接近的牧羊人笛子的聲音其實是英國管,因此許多作曲家在描寫田園風光的時候都會使用英國管,就像是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的田園交響曲(Symphony No.6 “Pastoral”)。

不過田園主題比較特別的是,在音樂上並沒有很特定的動機或特色去辨認,它更像是一種特質–純樸、簡單、溫柔、具有歌唱的特質。
像是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開頭的主題雖然是由弦樂帶出,但旋律充滿了純樸和如歌一般的特質,而英國管隨後也再次吹奏主題,更加強調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