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要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對於非音樂專業出身的人來說,不聽古典音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聽不懂。
但是「聽懂」音樂這件事情,從來不是古典音樂存在的目的。
古典音樂並不是用來區分受過音樂教育的菁英階級,或者是一般聽眾,更不是拿來考驗聽眾的音樂知識。
對於非音樂專業出身的人來說,不聽古典音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聽不懂。
但是「聽懂」音樂這件事情,從來不是古典音樂存在的目的。
古典音樂並不是用來區分受過音樂教育的菁英階級,或者是一般聽眾,更不是拿來考驗聽眾的音樂知識。
曾經聽過一句話,藝術是有政治的責任,但是沒有政治的目的。
音樂像鏡子,能反映出作曲家自己,和當時社會是怎樣的政治背景。
在1960年代世界許多地方,
檯面上: 工業發展迅速,工廠林立,生活的腳步快了。
檯面下可能是政府的明爭暗鬥,錯綜複雜。
作曲家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
這周我們來聽聽,作曲家如何在實驗音樂中描寫出工廠裡的老百姓和它們眼中政治的樣子
Read More約翰·凱吉 John Cage 的音樂作品4’33” 可能是音樂史上最異想天開的作品之一,在首演過後有一段時間觀眾很不能理解約翰·凱吉,大家都很疑惑說一首沒有任何音符的曲子,能被稱為音樂作品嗎?
Read More在1990年代末,曾經有一個育兒理論紅遍大街小巷,每對新手爸媽一定都買過一張莫札特的CD或是卡帶,甚至使得莫札特受歡迎的程度一度超越了貝多芬。
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甚麼方法都願意嘗試,這也是為什麼莫札特效應曾經使得莫札特作品的音樂CD在許多國家大賣,甚至佛羅里達州(Florida)還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所有州立托兒所要播放古典音樂。
威爾第(Giuseppe Verdi)可以說是19世紀的著名歌劇作曲家之一,他寫過無數部暢銷作品,但其中有一部歌劇,卻非常特別。
威爾第他本人是非常死忠的莎士比亞粉絲,在將《馬克白》改編成歌劇的時候,威爾第幾乎沒有改變任何的劇情,甚至連歌詞都幾乎是出自莎士比亞的原話。
但在威爾第的刻畫之下,馬克白卻像是個軟飯男,反而是馬克白夫人異常的強勢,幾乎顛覆了19世紀的刻板印象中的性別角色。
勇敢的蘇格蘭將軍馬克白從三女巫得到預言,稱他某日會成為蘇格蘭國王。出於野心和妻子的慫恿,馬克白暗殺了國王鄧肯,自立為王。在自責與幻想的折磨下,他很快墮落成為一名暴君,不得不通過持續的狠手來保護自己,打壓敵意與猜忌。大屠殺與內戰使得馬克白與他的夫人變得自大、瘋狂,直至二人最後的滅亡。
Read More
近期留言